成语故事之志大才疏?就是理想脱离现实。想很多很伟大很长远的事,自己却没相当的技能,本事去实现 成语典故 志大才疏 成语拼音 zhì dà cái shū 成语解释 指人志向大而才具不够。成语故事或出处 《后汉书·孔融传》:“融负其高气,志在靖难,而才疏意广,迄无成功。”成语造句 此人言过其实,~。那么,成语故事之志大才疏?一起来了解一下吧。
项羽志大才疏给我们的启迪
参考资料:http://zhidao.baidu.com/question/107632941.html?si=10疑邻盗斧从前有个乡下人,丢了一把斧子。他以为是邻居家的儿子偷去了,于是处处注意那人的一言一行,一举一动,越看越觉得那人像是盗斧的贼。后来,丢斧子的人找到了斧子,原来是前几天他上山砍柴时,一时疏忽失落在山谷里。找到斧子后,他又碰见了邻居的儿子,再留心看看他,怎么也不像贼了。疑邻盗斧:不注重事实根据,对人、对事胡乱猜疑。不可救药周朝有位卿士叫凡伯。凡伯不但有诗才,好亏而且善于治理国事。后来,他在周厉王身边辅佐朝政。可是,周厉王飞横跋扈,枉法断事。奸臣则百般诌媚讨好。凡伯直言相劝,列数朝政弊端,奸臣却在周厉王耳边说他的坏话。周厉王对凡伯十分厌烦,从此,奸臣出入宫廷,不把凡伯放在眼里。凡伯十分愤慨,写了一首诗,后来收入《诗经》。诗中抨击奸臣说:“作恶多端,不可救药!”“不可救药”:病重到不能用药救活。后比喻事物坏到无法挽救的地步。乘风破浪古代南北朝的时候,宋国有位将军姓宗名悫,他从小就很勇敢,也很有抱负。有一天,宗悫的叔父问他有什么志向,宗悫回答道:“愿乘长风,破万里浪。”意思是:我一定要突破一切障碍,勇往直前,干一番事业。
成语故事50~60字左右
志大才疏初 解 解释 疏:粗疏,薄弱。指人志向大而才具不够。 志大才疏详解 出处 《后汉书·孔融传》:“融裤伍饥负其高气,橘竖志在靖难,而才疏意广,迄无成功。” 《后汉书·孔融传》:“融负其高气,志在靖难,而才疏意广,迄无成功。” 示例 《后汉书·孔融传》:“融负其高气,志在靖难,而才疏意广,迄胡返无成功。” 此人言过其实,~。
志大才疏是什么意思?
志大才疏[zhì dà cái shū]
[释衡陪义]疏:粗疏,薄弱。指仿雀人志向大而才具不够。
[出处]南北朝·刘义庆《世说新语》:“伯仁为人;志大而才短;名重而备拦早识暗...
三国演义中的成语和有关人物
1:百步穿杨(黄忠)
2:百战百胜(曹操)
3:负薪救火(诸葛亮)
4:七擒七纵(孟盯逗获)
5:乐不凯含卖思蜀(刘禅)
6:大获全胜(刘备)
7:鼎足之势(刘备,孙权,曹操)
8:不计其数(曹操)
9:不识时务(鲁肃)
10:肺腑之言(貂禅)
11:横行无忌(李催,郭汜)
12:三顾茅庐(刘备)
13:顿开茅塞(孙权)
14:捶胸顿足(刘备老如)
15:膏粱子弟(夏侯茂)
16:措手不及(孟达)
17:寡不敌众(周瑜)
18:诡计多端(姜维)
志大才疏的成语故事
1、西周时期,周昭王志大才疏,晚年时不理朝政,挥霍无度。为了征服长江中下游地区不服从周王室的蛮夷部族,他曾两次南闷纤余征伐楚,每次都渡过了汉水。第一次南征没有遇到风险。第二次渡汉水时,当地百姓为周昭王造了一艘大船,人民痛恨昏庸无道的昭王,结果这船是用胶粘成的,当船行至江中时,胶遇水分解,大船也散架了,周昭王及大臣、官兵都纷纷落水而死。
2、到了春秋时期,诸侯国之一的齐国,国君齐桓公任用管仲为相,国力强盛,成为中原霸主。齐国对南方的楚国极为不满,于是以当年昭王南征未归为借口,会盟北方七国准备联合攻楚。楚成王知道了消息,觉得齐国是毫无道理的侵略,一边集合大军准备迎战,一边派屈完去前线质问齐桓公。
3、屈完见到齐桓公后,责问道:“您居住在遥远的北方,我们楚国在南方,相距很远,即使是像牛马那样放逸奔跑,互相追逐,也跑不到对方的境内去。您为何不远千里前来侵犯我们的国家呢?”
4、齐相管仲回答说:“从前召康公命令我们的先祖说,无论是谁,无论他有多高的职位,如果他有罪,我们就有权去讨伐他,以此来辅佐周朝。召康公还赐给我们先祖征讨的范围:东到海边,西到黄河,南到穆陵,北到无棣。你们楚国常年不向周王纳贡,以致周王室的祭祀用品都供应不上,今天,我们特来替周王室向你们收取贡品。
以上就是成语故事之志大才疏的全部内容,【成语故事】:东汉时期,孔融竭力维护汉献帝的`利益,对曹操的政策进行讽刺与反对。为节约粮食,曹操下禁酒令,孔融则写文章大吹喝酒的好处,当着东吴使者的面说曹操的不是,结果被曹操杀头。后人评说他是志大才疏的人,办不成大事。内容来源于互联网,信息真伪需自行辨别。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