项羽成语故事?那么,项羽成语故事?一起来了解一下吧。
一、项庄舞剑,意在沛公
在秦朝被推翻后,项羽于鸿门(今陕西临潼附近)设宴招待汉高祖刘邦。宴会上,项羽的谋士亚父范增多次示意项羽击杀刘邦,但项羽因不忍心而未加理会。于是范增让项庄以舞剑助兴为名,想要借机刺杀刘邦。刘邦的谋臣张良看到形势紧迫,便出去召来樊哙。樊哙带剑拥盾进入宴会厅,指斥项羽不守信义,项羽被樊哙的气势所折服,刘邦借机脱离险境。这一事件演变成了“项庄舞剑,意在沛公”这个成语,比喻说话和行动的真实意图别有所指。
二、乌江自刎相关成语
(一)无颜见江东父老
乌江自刎时,乌江亭长以船相待,对项羽说:“江东虽小,地方千里,众数十万人,亦足王也。愿大王急渡。”但项羽笑曰:“天之亡我,我何渡为!且籍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,今无一人还,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,我何面目见之?纵彼不言,籍独不愧于心乎?”于是项羽拒绝渡江,最终自刎。这就产生了“无颜见江东父老”这个成语,表示因自己的失败或过错而没有脸面见家乡的人。
三、霸王举鼎
秦末,农民起义风起云涌,24岁的项羽和叔父项梁在江南起兵。为了扩大力量,项梁派项羽去联络桓楚一起反秦。桓楚趾高气扬地说:“你能敌万人,我们就服你,院中有一大鼎,足千斤,你能举得起吗?”项羽先让桓楚手下4名健壮的大汉一起举鼎,然而大鼎却纹丝未动。然后项羽自己撩起衣襟,大步走到鼎前,握住鼎足,运起力气大喝一声“起”,生根似的大鼎被高高举起,而且三起三落。于是,桓楚满口答应,合兵随项羽起义。
四、取而代之
公元前210年,秦始皇巡游经过会稽(今江苏苏州),项羽也随众人前往观看。观望中,项羽不禁脱口而出:“彼可取而代之也。”这一表述演变成了“取而代之”这个成语,指夺取别人的地位而由自己代替,现也指以某一事物代替另一事物。
五、先发制人
陈胜起义后,会稽太守殷通也想乘机反秦,他于公元前209年9月召见项羽时说:“现在是灭秦的好时机。我听说先发制人,后发
以上就是项羽成语故事的全部内容,内容来源于互联网,信息真伪需自行辨别。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。